当前位置:南港清风>其他类型>我才七岁,老朱你让我监国?> 第二百一十章 来自老朱的警告……不对劲!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二百一十章 来自老朱的警告……不对劲!(1 / 2)

老朱的瞳孔,骤然放大。

不是说不行吗?

再让他们继承王位,那后面的问题,又该怎么办呢?

那样王位不还是会膨胀,直至朝廷供养不起吗?

封在外地不行,召回京师就行?

老朱有点凌乱了。

“你快说说,这又是为何?”

他连忙追问道。

“很简单,让他们去办事,赏赐有功之人。”

朱允熞道:“亲王的后代,若想承袭王位,那便要为朝廷立下大功,再下旨特赏,便可格外开恩,封为王爵。”

“后世子孙,若再有大功,则仍能封王,否则,便仍然降等。”

“如此一来,宗室亲王,便不能怨朝廷寡恩。”

“唯有自己不甘堕落,力争上游,方可保亲王之位。”

“国家亦不致负担不起宗室负担,而陷入危机之中。”

“但有一点。”

“要让他们立功,就要给他们机会。”

“若是在封地之上,则唯有赋予更多的军权,让其立下军功。”

“但如此一来,藩王势必掌握重兵,形成尾大难掉之势。”

“唐朝藩镇割据之殷鉴,不远矣。”

“故而孙儿以为,不如将所有藩王都召回京师,不再封地,而是根据其才能优劣,授予差事。”

“一则一家人不致于分离四方,常年难以团聚。骨肉亲情,方不会太过疏远。”

“二则朝廷之中的紧要职务,亦可由朱氏宗亲担任,不落外人之手,有助于江山稳固。”

“三则也给了他们立功寻赏的机会,使皇室宗亲,不致坐享其成,腐败堕化。”

“皇爷爷以为如何呢?”

他干脆一口气说完。

如果是以前,朱允熞不会说这么多。

只会点到为止,尽量诱导老朱自己往这方面去想。

但随着与老朱打交道越来越多,他渐渐发现,自己这些小心思,都瞒不过老朱。

与其让老朱认为他自作聪明,还不如更加坦城。

老朱低头思索。

“熞儿之言,委实有理。咱只是担心,他们都回到京师,难免有异心,与大臣勾结,生出叛乱啊。”

这是他分封诸王最大的初心。

都是自己的儿子,手心手背都是肉。

儿子们大了,心思就都不一样了。

大家谁不是朱氏子孙?

你能当皇帝,为啥我不能?

老朱实在不愿意看到大明,再发生唐朝那样的玄武门祸事。

因而,将儿子们都封为藩王,天各一方。

不在朝中,靠地方势力,就很难与中央相抗衡。

不仅如此,老朱对于大臣们私下与藩王见面,都是非常忌讳的。

一再告诫,朝中的高官,不得随意与藩王相见。

历史上,立了不少军功的冯胜,就是因为私下会见藩王,而被老朱赐死。

将藩王都召回京师,老朱实在不放心。

“皇爷爷。”

朱允熞劝谏道:“宗室亲王会不会酿成祸事,与他们在不在京师,并无太大的关系。”

“所为者,在于帝王如何制衡。”

“昔日秦王李世民功高盖世,即令没有皇子的身份,以他的所立下的战功,以及他在军中的威望,来一场陈桥兵变,黄袍加身,也不是难事。”

“李渊不通制衡之道,夺天下又全赖李世民之功,又不愿立其为储君,终成惨剧。”

“故玄武门兵变,看似是皇子们相争,实则是权臣之争。”

“与亲王是否在京师,并无关系。”

“没有宗室亲王,还有朝廷大臣。”

“难道帝王治国理政,还能不用人吗?”

“只要用人,又不注意加以制衡,便可能导致权力旁落。”

“皇帝宗亲在朝,反而可以有信赖之人。”

“若是有亲王不听教化者,大明有律法,朝廷有规章制度,亲王虽为宗室,亦是臣子,皇帝自可制之。”

老朱听他说完,忽然问道:“熞儿,如今大明的藩王,可都是你的叔叔,是你的长辈,他们当中,不乏桀骜不驯之人,他们全部回京,你真的能制得住。”

言落。

他一双眼睛知炬,盯着朱允熞。

“蓝玉在诸将之中,也以桀骜不驯而著称,孙儿还没有被册封太孙的时候,便将他驯得服服帖帖的了啊。”

“叔叔们是孙儿的长辈,但也是大明的臣子。”

“请皇爷爷相信孙儿,孙儿一定能制得住他们。”

他说话的时候,老朱一直看着他。

待他说完之后,老朱重重叹了口气。

“也罢,你的想法,也很有道理。”

“再则,你态度如此坚决,就算咱现在不准。将来你继承大位,还是会将叔叔们召回来吧。”

老朱目光如电,看透他心中所想。

“那时候,可就麻烦多了。”

“与其等你登基继位召回他们,不如就由咱来做吧。”

“不过,咱始终觉得,他们都回到京师,会闹出不少事来。”

“你的二哥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