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南港清风>其他类型>从战俘开始的王国风云> 第一百八十二章 剧本互换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八十二章 剧本互换(1 / 2)

战线大概被划分成三种类型——枪兵对枪兵、剑盾对剑盾、枪兵对剑盾,双方的次级部队都是长枪兵,而精锐部队也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盾牌和单手武器的组合。

最开始的时候,日耳曼人还能凭借着冲击力和爆发力占据一定优势,但随着时间推移,他们就发现情况不对劲了——似乎罗马人的武器装备处处都是为了限制他们而设计打造出来的。

他们长枪兵的长枪普遍比较短,三米多的样子,虽然足够用,但日耳曼人却发现罗马人的长枪长四米出头,正正好好比他们的武器长出来一截。

战场不是比武,没有什么闪转腾挪的空间,说白了普通长枪兵之间的战斗就是互捅,武器短半米这就是个致命的问题。对阵的时候往往罗马人的长枪兵能占据显著优势,日耳曼人这边就只能被动挨打。

他们根本没想到奥维尔会抛出长枪兵这种很少被罗马人使用的兵种,因而没有做相关的预案,局势一时间就挺被动,长枪兵这边是不能指望的,哈罗德很清楚这事情,只能让他们先拖延拖延时间,从重步兵或者战场侧翼寻找胜机。

但这两处战场,日耳曼人的局势也并不乐观,因为他们还是被处处针对着。

受到维京人入侵的影响,当地人也学习了一部分维京人的军事理念,比如说重步兵盾墙推进。这招一般来说都挺有用,因为既能发挥出日耳曼人体格上的优势,又能发挥出一定程度的纪律优势,不过罗马人玩重步兵推推乐的经验比他们更加丰富。

他们这种盾墙的假想敌一般是轻装或者中装步兵,并没有充分考虑应对重步兵时候的情况,毕竟他们的敌人就以素质较差的轻步兵为主,费心思专研对付少数重步兵不如更宽泛的解法。

他们的盾牌面积一般来说都比较小,而武器相对的就大一些,英格兰这边以长剑为主,维京人那边则以斧头为主,两种兵器在方阵推搡的时候都不如罗马短剑直接省事。

密集阵型的时候大幅度挥动武器相当困难,一旦降低士兵密度那质量又会不够,贴身推搡的时候会吃亏,这就让日耳曼联军有点进退两难。

罗马短剑并不是因为冶金技术限制,而是有意识地设计到这么短的,因为这个长度才适合方阵之间的推搡和搏斗。

罗马短剑以刺击为主,施展不怎么需求空间,而不论长剑还是斧头都以挥砍为主,在这种过度狭小的场景里面就有些施展不开。

他们有更大的盾牌掩护身体,同时将手臂动作隐藏在盾牌下面让对方看不清楚,在抓住时机的时刻,他们就会将短剑从盾牌之下刺出,直击要害对对方造成致命损伤。

罗马人这么多年用无数场战争积累起来的战争经验不是没用,而奥维尔这個穿越者思维也更活络,他知道怎么克制日耳曼人的士兵,既然确定了敌人是日耳曼人,那就完全针对敌人的兵种和武器装备来打造武器。

对上这种敌人,日耳曼人不觉得棘手反而奇怪,他们更擅长的是短时间的一波流,爆发力优秀但耐力和忍耐力欠缺,这是蛮族或者半蛮族士兵的通病。

随着战斗时间拖长,这个优势就逐渐变成了劣势,有的士兵体能和耐力开始一点点承受不住了。

坐镇后方担任总指挥的哈罗德.葛温森见状,并没有立即命令法兰克人的骑兵顶上去,而是沉着冷静地命令士兵升起一面旗帜。

那是一面纹着狮鹫的大旗,看上去相当气派,而远在战争最前线作战的士兵们在发现旗帜升起之后,也是逐渐明白过来。

在军阵左翼统领士兵的军官见状,开始命令士兵们撤退。

本来士兵们的作战意志就有些松动,听到作战指挥官下达了撤退命令之后当然是忙不迭地开始后撤。

日耳曼人并没有能够有序撤退的组织程度,这场撤退理所当然地演变成了溃退,日耳曼人左翼的战线迅速崩盘。

这是哈罗德有意为之的战术,说白了这是艺高人胆大在赌博,赌罗马人这边冲动,放弃严整的阵型追击溃退的日耳曼人。就算罗马人的军事素养很高,这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,就算凯撒等震古烁今的军事人才都有出现过这种问题,更别说奥维尔手下的这些士兵了。

一旦他们的阵型被破解,那隐藏在暗处的预备队就会一拥而上拖住这些追击的罗马人,之后日耳曼人引以为豪的骑兵就有了用武之地,他们可以从豁口冲进罗马人阵地的内部,后面的事情就会简单许多——要么日耳曼人中心开花,要么罗马人稳住阵脚击败日耳曼人,哈罗德自然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,所以决定赌这一次。

但随着战争的进度不断推进,发生的情况却并不如哈罗德所预期的那样顺利自然,恰恰与之相反,罗马人并没有中计冲下山坡,反而仍旧紧紧维持着紧密的阵型,随时准备抵御敌人的冲击。

这立马就让哈罗德的心沉到了谷底,他知道自己这次大概是赌错了,罗马人并没有这么轻易上当,奥维尔不单是个相当谨慎的人,而且约束部下的能力也还不错,没有士兵脱离自己的岗位。

这倒不是奥维尔有多治军严明,更多是因为他提前就有戒备,因此而反复同士兵们强调不要脱离岗位。

或许他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